立冬節氣的含義
2014立冬節氣養生:立冬節氣的含義

2014立冬節氣養生:立冬節氣的含義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在每年陽歷11月7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歷書記載:「斗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div>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沽⒍潜硎径鹃_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但現在因為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以下半年候(5天)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則「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后才真正開始。[詳情點擊]
立冬養生:養生習俗
2014年立冬是11月7日,意味著冬天即將登場,短暫的秋季結束了,要迎來寒冷的冬天。不知道你的秋膘貼夠沒,是否能安然度過這個冬天呢?不夠也不要緊,在立冬時節再補補還來得及。立冬習俗,南北各有各的做法。
立冬吃餃子是北方人的最愛,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我國北方是以面食為主,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餃子有"交子之時"的說法,不僅是在立冬節氣,春節人們也愛一盆熱氣騰騰的餃子,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而立冬是秋冬之交時,吃餃子不僅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增強體質以迎接冬天。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立冬進補藥膳
立冬進補是為冬天儲備能量,吃對了安然度一冬,吃不對不能進補,反而會損傷身體。立冬進補吃什么,搜中醫小編推薦四藥膳:
食材:
沙參1兩,玉竹半兩,百合半兩,無花果3個,豬肉1斤(三人份)。
做法:
豬肉洗凈切塊,和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瓦煲,加水適量,煲一小時即可。
功效:
有很好的滋陰效果,老少咸宜,適合一家人喝。特別是加入無花果會讓湯水甜甜的,小孩也愛喝。建議喝湯后,除玉竹外,其他食材均可一并吃下。
食材:
冰糖15克,雪蛤3克,木瓜100克。
做法:
將雪蛤浸泡,除凈血筋,加入冰糖、木瓜,燉1.5個小時,即可。
功效:
滋陰潤燥、養顏。
食材:
豬蹄500g,花生、生姜、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先將豬蹄洗凈,切塊,油鍋燒熱后將姜片爆香,放入豬蹄炒香,然后加適量水,加 入花生,加入調味品,慢火煲2個小時左右,待豬蹄、花生軟熟即可。
功效:
滋補陰液、補益氣血。
食材:
西洋參25到30克,豬肉1斤(三人份)。
做法:
豬肉洗凈切塊后和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瓦煲,加水適量,煲一個半小時即可。
功效:
西洋參滋陰補氣、寧神益智,不過由于西洋參偏涼,體質較寒的人不宜食用。
食材:
葛根250克,鯽魚一條約500克,生姜50克。
做法:
將鯽魚放在鍋中煎至兩面微黃泛香,再加入洗凈切塊的葛根和生姜,加水8碗,煲一個小時左右。
功效:
有很好的滋陰效果,老少咸宜,適合一家人喝。特別是加入無花果會讓湯水甜甜的,小孩也愛喝。建議喝湯后,除玉竹外,其他食材均可一并吃下。
食材:
紅面番鴨一只、老姜、黑芝麻油、廣東米酒、冰糖、醬油等,還加入一些鴨內臟以及適量雜面。
做法:
買回熟鴨子時將內臟分開放置,回家后洗凈剁成塊,老姜去皮洗凈后拍碎備用。把鍋燒熱,倒入黑芝麻油,把姜放入小炒,再加入鴨塊,炒至鴨肉表皮有些焦干,加適量清水。撈走水面上的浮沫,改小火煮20分鐘。倒入適量米酒(或酒釀),加入鹽、糖等調料,燉煮10分鐘即可。
食材:
粳米200克,豬肝和豬腎各50克,干姜粉10克,熟油、黃酒、白糖各適量。
做法:
把豬肝及豬腎洗凈,加工切塊,再用熟油、黃酒、白糖等拌腌。把粳米淘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飯,當煮到快要干水時,撒入干姜粉,將豬肝、豬腎平鋪于飯面上,用小火將飯燜熟透,然后拌勻即成。
功效:
補益肝腎。
食材:
羊肉500g,白蘿卜200g,山楂2個,生姜、蔥、料酒、胡椒粉、鹽、食用油。
做法:
先將羊肉洗凈,用開水焯一會,白蘿卜也去皮洗凈,切塊,生姜切片,蔥切段;鍋里倒油,下姜蔥、羊肉、白蘿卜翻炒,然后加入料酒、胡椒粉、鹽和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至肉爛入味即可。
功效:
有很好的滋陰效果,老少咸宜,適合一家人喝。特別是加入無花果會讓湯水甜甜的,小孩也愛喝。建議喝湯后,除玉竹外,其他食材均可一并吃下。
食材:
粳米50g、黑芝麻25g。
做法:
將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凈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
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鄂ICP備12011792號-1 搜中醫 搜中醫網 @2010-2012 www.dngm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熱線:027-83600009 傳真號碼:027-83600006 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
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