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一:心在液為汗
汗和心臟有何關系呢?汗液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由玄府(汗孔)排出的液體。因心主血液,中醫又有血汗同源之說,即汗是血液中分離出來的,而心主血,故有“汗為心之液”之說。
功能二:心開竅于舌
指舌為心的外候。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味覺和表達語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脈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時舌質紅潤、運動自如、味覺正常、語言流利。而心火上炎則舌尖紅赤而痛;心的陰血不足,則舌質紅絳瘦癟;神志異常則舌強不靈活,舌卷、失語、語謇。心有病變,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來。
功能三:養生先養心
中醫強調養生必先養心,養心是保持臟腑功能健康運行的基礎。如何“養心”呢?養“神明之心”宜調神:恬淡虛無、心胸豁達常喜、打坐去雜念。其次,養“血肉之心”,宜益氣補血,清心開竅。心為陽臟,治宜養心安神、益氣補血、清心開竅等。
功能四:心主血脈
中醫學認為,全身的血脈都屬于心,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顯露于面部的色澤變化。心臟有規律地跳動,與心臟相通的脈管亦隨之產生有規律的搏動,稱之為“脈搏”,在人體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觸及脈搏的跳動,例如頸側部(人迎脈)、腕部(寸口脈)等可觸及。中醫通過觸摸這些部位脈搏的跳動,來了解全身氣血的盛衰,作為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心臟的搏動,還可以在左乳下觸及(相當于西醫二尖瓣聽診位置),中醫將此部位稱之為“虛里”。觸摸虛里的跳動,有助于對心臟病的診斷。
功能五:心在志為喜
藏象學說認為,人的情志變化由五臟精氣所化生,把喜、怒、思、憂、恐等五種情志活動稱作五志,分屬于五臟。故《素問天元紀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薄端貑栮庩枒蟠笳摗芬嗾f:“在臟為心……在志為喜”即是說五志之中,喜為心志。喜樂愉悅,一般說來,對人體屬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脈等生理功能。所以《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但是,喜樂過度,則又可使心神受傷,神志渙散而不能集中或內守。故《靈樞本神》又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應當指出,由于心為神明之主,故不僅喜能傷心,五志過極均能損傷心神,導致神志病變。所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又說:“愁憂恐懼則傷心”;《素問本病論》亦說:“憂愁思慮則傷心”。
功能六:心藏神,主神志
在中醫學中,廣義的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是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高度概括。它可以通過人的眼神、表情、語言、動作等反映于外,又稱為“神氣”,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狹義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狹義的神!鹅`蘭秘典論篇第八》稱,“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而正常。反之,即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異常,從而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則譫狂;或出現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臨床表現。
心臟病在中醫里并沒有直接的病名,而是以癥狀進行疾病的分屬。在中醫范疇里,心臟病常見于這四種疾病
切------“脈診驗心”早期發現心臟病的隱患
    診脈是中醫的最重要的檢查手段之一,猶如之前吵的轟轟烈烈的脈診驗孕,同樣脈診也可以驗心。脈是心臟表現在身體上最直接的表現,不懂醫的人摸摸自己脈,就知道自己心臟的存在,當然能通過莫脈來才察覺心臟病,那還是要多年經驗的積累。小編搜尋整理了,心臟病患者最容易出現的幾個脈象。
     脈動應指 (指頭)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形態、充盈度、顯現部位、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方面。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心主血脈,心臟...詳情點擊
望------怎樣早期發現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盡早 發現冠心病。
(1) 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悶痛,緊縮樣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自行緩解。
(2) 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 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詳情點擊
查------心臟病患者不可少的三項檢查
    心臟病患者要知道哪些檢查方法,心臟病需要做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嗎,心臟病要做什么檢查,動態心電圖與心臟病有關嗎,那么,接下來就來看看專家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動態心電圖
    可提供受檢者全日的動態心電活動的信息。有效地補充常規心電圖的不足,不僅可以獲得連續24小時甚至48小時的心電圖資料,結合病人的活動日記,還可...詳情點擊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以心肌缺血、缺氧為臨床特征的一種心臟病...詳情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壞死。臨床表...詳情
養心安神酸棗仁
    酸棗仁別名棗仁、山棗仁,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膽經。功能養心益肝,安神,斂汗。入藥煎服,常用量為9~15克;研未吞服,每...詳情
杜仲性味平和降壓效果好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高血壓患者早期常...詳情
西洋參滋陰補氣提精神
    酸棗仁別名棗仁、山棗仁,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膽經。功能養心益肝,安神,斂汗。入藥煎服,常用量為9~15克;研未吞服,每...詳情
人參補氣之圣藥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高血壓患者早期常...詳情
茯神四逆湯
    組成: 茯神2錢,附子3錢,干姜1錢,人參2錢,甘草5分,木香6分,砂仁1錢。 主治: 真心痛,水來克火,寒邪直犯君主,脘痛,嘔吐,身冷,手足青至節....詳情
羚角鉤藤湯
    組成: 羚角片1錢半(先煎),霜桑葉2錢,京川貝4錢(去心),鮮生地5錢,雙鉤藤3錢(后入),滁菊花3錢,茯神木3錢,生白芍3錢,生甘草8分...詳情
龍眼肉粥
    組成:龍眼肉15g,紅棗3-5枚,粳米2兩。 功效: 養心安神,健脾補血。主治:心血不足之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貧血,脾虛腹瀉...詳情
茱萸生姜湯
    組成:吳茱萸(湯洗,焙干,微炒)1兩,生姜(切,焙)1兩,人參3分。主治:九種心痛。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大棗2個(擘破)...詳情
膻中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解剖]在胸骨體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間...詳情
少府穴
    【標準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尖處!救》ā垦稣魄,在四、五掌指關節后方,當小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處取穴...詳情
神門穴
    【取法】仰掌,在尺側腕屈肌橈側緣,腕橫紋上取穴!狙ㄎ唤馄省垦ㄏ聻槠つw、皮下組織、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皮膚的皺紋致密...詳情
極泉穴
    【標準定位】在腋窩頂點,腋動脈博動處!救》ā可媳弁庹,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取穴!狙ㄎ唤馄省垦ㄏ聻槠つw、皮下組織、腋腔及其...詳情
心臟病的十個食療菜
    1、撥粥 來源《普濟方》原料:薤白10~15克(鮮者30~60克) 蔥白2莖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制法:先把薤白,蔥白洗凈切碎...詳情
治療心律失常食療方
    粳米竹瀝粥:粳米30克左右煮粥,兌入竹瀝30~60克,稍煮即食。供早晚餐或上、下午點心服食。本方有清熱化痰作用,用于痰火擾心者...詳情
中醫治療冠心病的食療方
    海帶粥:水發海帶25克,與粳米同煮粥,加鹽、味精、麻油適量,調味服食。每日早晨服食。菊花山楂飲: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詳情
心血管病的藥茶療法
    山楂荷葉茶:山楂能活血化瘀,荷葉能擴張血管。此茶對高血脂癥、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患者非常有益。每日取山楂30克、荷葉12克,加水500毫升...詳情
一、幾招按摩手法幫您預防冠心病
壓內關:以一手拇指指腹緊按另一前臂內側的內關穴位(手腕橫紋上二指處,兩筋之間),先向下按,再作向心性按壓,兩手交替進行。對心動過速者,手法由輕漸重,同時可配合震顫及輕揉;對心動過緩者,用強刺激手法... [詳細]
二、普通人如何預防心臟病
膳食結構的改變使人群中膽固醇水平增高。研究表明,膽固醇升高仍是我國人群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血脂升高是與人群攝取過多脂肪和膽固醇有關。另外,高鹽攝入會導致高血壓、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這些都是引發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詳細]
三、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調養
戒刺激性食飲和興奮性藥物:辣椒、生姜、胡椒、煙、酒和大量飲濃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對心臟也會帶來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當注意。適量的限制食鹽的攝入:與限制食鹽道理相同,風心病患者... [詳細]
四、對心臟病有益的食物
馬鹿、梅花鹿護心血,為被獵殺的鹿死后剖胸,凝固于心及胸腔之血,取出曬、晾干后,研末,蒸豬心服,具有養血安神寧心之作用。對于治療心悸效果較好。唯近十幾年來鹿的減少和國家禁獵野鹿,故馬鹿護心血十分珍貴和難得... [詳細]
五、可以預防心臟病的番茄汁
番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C,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居蔬菜之冠。番茄汁的功效與作用具有抗壞血病、潤膚、保護血管、降壓、助消化等效用。 番茄紅素含有對心血管具有保護做用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 [詳細]
六、有益保護心臟健康的10個食物
馬鈴薯: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 [詳細]
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