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幾天,黑龍江省雞西市酸湯子中毒事件引發人們關注,結果導致多人死亡。在其中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的米酵菌酸,是受到椰毒假單胞菌污染所產生的,這種細菌耐熱性極強,即使在100℃的開水中煮開,也不能破壞其毒性,一旦進入體內會對心臟、肝臟和腎臟以及大腦帶來致命損傷,那該如何預防此事件發生呢。
據“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F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湯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醒,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發霉變質的原料,為保證生命安全,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類食品。
如何防止酵米面食物中毒?
1、選擇正規渠道購買產品
不管購買什么產品都要在正規場所購買,認真看一看產品標簽,同時還要留意產品的味道、性狀以及保質期。購買米粉、腸粉以及河粉和粉條等發酵米面制品時,特別是散裝銷售時必須要看一看其生產日期以及保質期,了解儲存環境。另外食品經營者購買產品時一定要查驗進貨質量,冷藏保存,一旦過了保質期必須扔掉,不能再銷售。
2、家庭制作的食物冷藏儲存且及時吃
冷藏儲存的食物盡量當天吃完,泡發木耳或銀耳前須聞一聞其味道,只要發霉變質必須扔掉。泡銀耳和木耳的時間不能太長,泡發后需立即加工食用。不能吃隔夜泡制加工的木耳或銀耳。另外制作發酵面米食品時必須要勤換水,保證衛生和食物沒有任何異味,只要發現呈現粉紅、黃綠或黑色的霉斑就不能吃。磨漿后需及時烘干成粉,也可以晾曬,儲藏時注意通風和防潮。
3、只要有可疑癥狀需立即就醫
米酵菌酸毒素導致的中毒發病急,僅僅有30分鐘到12個小時的潛伏期,其主要癥狀是上腹部不適感,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和全身無力。嚴重時可出現黃疸皮下出血以及肝脾腫大,甚至暈厥抽搐或死亡。一旦懷疑食物中毒,需立即停止可疑食品,快速催吐,及時排除胃中內容物,這樣能減少毒素吸收,避免給身體帶來損傷,同時立即撥打120急救。
溫馨提示
食物儲存不當就會變質,從而導致米酵菌酸中毒,導致中毒的主要食品是發酵的玉米面制品、變質的銀耳和木耳,還有變質淀粉的食物如糯米馬鈴薯粉、高粱以及小米。為了自身健康不能吃發霉變質食物,萬萬不可抱有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