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致盲性眼病中,有一種比白內障、青光眼危害更大的“隱形殺手”,學名叫做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因為它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中,所以又叫做老年黃斑變性。武警北京總隊醫院眼科中醫專家遲潤華教授指出,在眼科的門診量中,有將近10%的患者都有類老年黃斑變性的癥狀。如果出現看東西模糊或者變形等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是否出現黃斑變性的可能。什么是黃斑變性?
黃斑變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遲潤華教授介紹,黃斑是眼底視網膜中央一個重要的解剖結構,約1平方毫米,但是就這么小的一個區域匯聚80%的視覺信息,是視力最敏銳的部位。老年黃斑變性正是因為黃斑區視網膜細胞產生病變而引起的一種眼底病,正因為病變在最重要的黃斑區,所以對視力的影響才會巨大,它是導致50歲以上人群重度低視力和盲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且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的危險顯著增高。
遲潤華指出:老年黃斑變性可分為干性和濕性兩個類型,干性最常見的癥狀為輕度視力模糊,物體變形,嚴重的情況視野中出現中心暗點,不加控制便會發展為更嚴重的類型,即干性老年黃斑變性或者徹底萎縮。濕性黃斑變性主要表現為脈絡膜新生血管形成,侵入視網膜下,導致黃斑區視漿液性或出血性的盤狀脫離,最終形成機化瘢痕,導致中心視力的嚴重喪失。很多老年患者因此降低了生活自理能力,易發生骨折,易產生抑郁情緒,視功能障礙愈益明顯。
吸煙是直接致病因素
根據老年黃斑變性的公眾認知調研,公眾和患者對老年黃斑變性這位隱藏在身邊的殺手認知遠遠不夠,參與調查者中有68%的人表示不清楚黃斑變性的癥狀。調研中,被訪者在回答關于黃斑變性的高危因素的問題時,僅有約20%的被訪者認為黃斑變性與吸煙有關,選擇吸煙這一危險因素的數據排在最后一位,人數最少。
遲潤華表示,老年黃斑變性已經確定的主要的危險因素有年齡、種族、遺傳家族史、長期暴露于陽光、部分營養缺乏等。另外,該病的發病也與高血壓、高血脂密切相關,尤其是吸煙人群。
45歲以上每年應接受一次眼底檢查
黃斑變性對于視力的損傷讓不少人膽戰心驚,如何早診斷,規范治療成為了不少患者關心的話題。遲潤華認為,老年人發現視力下降后,可通過“阿姆斯樂表”來進行自測,辨別是否患有黃斑變性,與老年常見的白內障導致的視力下降作初步區別。具體方法是,看圍棋棋盤或者畫一個方格表,捂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單眼盯著看,如發現表格發暗、發黑、直線變曲線,應警惕黃斑功能受損。
遲潤華教授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應該每年接受一次眼底檢查,一旦出現黃斑變性征兆,需要前往大型正規醫院咨詢眼底病專家,進行眼底鏡檢查、光相干斷層掃描及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最終才能確診是否罹患老年黃斑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