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 | 醫生 | 郎中 | 科室 | 疾病 | 癥狀 | 藥品 | 藥企 | 藥店 | 械企 | 快訊 | 百科 | 方劑 | 就醫 | 護理 | 臨床 | 論壇
養生 | 美容 | 塑身 | 運動 | 飲食 | 古法 | 針灸 | 推拿 | 拔罐 | 刮痧 | 專題 | 視頻 | 診斷 | 教育 | 展會 | 圖庫 | 微博
·生活中如何認識保健品的誤區  ·拔罐療法:火罐你了解多少呢  ·打造水嫩肌膚 讓女人更加柔美
·膳食國粹:中醫藥膳 傳世養生 ·防好夏季病 健康歡度盛夏     ·夏季6節氣養生之中醫寶典
  文章
  • 文章
  • 醫院
  • 醫生
  • 疾病
  • 癥狀
  • 養生
  • 飲食
  • 古法
  • 方劑
  • 專題
  • 視頻
  • 圖庫
 
現在的位置:首頁 > 疾病庫 > 中風
● 中風
疾病名稱:中風
疾病別名:腦血管病
所屬部位:全身
發病人群:老人
癥狀體征: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
疾病病因:1.積損正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年老體弱,或久病氣血虧損,腦脈失養。氣虛則運血無力,血流不暢,而致腦...
中風 基本介紹

    分證論治
    『中經絡』
    ·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絡。
    方藥:桃紅四物湯合滌痰湯。
    方中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通絡;滌痰湯滌痰開竅。瘀血癥狀突出,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可加重桃仁、紅花等藥物劑量,以增強活血化瘀之力。舌苔黃膩,煩躁不安等有熱象者,加黃芩、山梔以清熱瀉火。頭暈、頭痛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熄風。若大便不通,可加大黃通腑瀉熱涼血,大黃用量宜輕,以滌除痰熱積滯為度,不可過量。本型也可選用現代經驗方化痰通絡湯,方中半夏、茯苓、白術健脾化濕;膽南星、天竺黃清化痰熱;天麻平肝熄風;香附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助脾運化;配丹參活血化瘀;大黃通腑瀉熱涼血。
    ·肝陽暴亢,風火上擾
    癥狀: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強言謇或不語,或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或紅絳,脈弦有力。
    治法: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方藥:天麻鉤藤飲。
    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生石決明鎮肝潛陽;黃芩、梔子清熱瀉火;川牛膝引血下行;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伴頭暈、頭痛加菊花、桑葉,疏風清熱;心煩易怒加丹皮、郁金,涼血開郁;便干便秘加生大黃。若癥見神識恍惚,迷蒙者,為風火上擾清竅,由中經絡向中臟腑轉化,可配合灌服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以開竅醒神。
    ·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腹脹便干便秘,頭暈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淡,·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脈弦滑而大。
    治法:通腑化痰。
    方藥:大承氣湯加味。
    方中生大黃蕩滌腸胃,通腑泄熱;芒硝咸寒軟堅;枳實泄痞;厚樸寬滿??杉庸鲜V、膽南星清熱化痰;加丹參活血通絡。熱象明顯者,加山梔、黃芩;年老體弱津虧者,加生地、麥冬、玄參。本型也可選用現代經驗方星蔞承氣湯,方中大黃、芒硝蕩滌腸胃,通腑泄熱;瓜蔞、膽南星清熱化痰。
    若大便多日未解,痰熱積滯較甚而出現躁擾不寧,時清時寐,譫妄者,此為濁氣不降,攜氣血上逆,犯于腦竅而為中臟腑證,按中臟腑的痰熱內閉清竅論治。
    針對本證腑氣不通,而采用化痰通腑法,一可通暢腑氣,祛瘀達絡,敷布氣血,使半身不遂等癥進一步好轉;二可清除阻滯于胃腸的痰熱積滯,使濁邪不得上擾神明,氣血逆亂得以糾正,達到防閉防脫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陰,以防陰劫于內,陽脫于外。
    ·氣虛血瘀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觥白,氣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
    治法:益氣活血,扶正祛邪。
    方藥:補陽還五湯。
    本方重用黃芪補氣,配當歸養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以活血化瘀通絡。
    中風病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多以氣虛血瘀為基本病機,故此方亦常用于恢復期和后遺癥期的治療。氣虛明顯者,加黨參、太子參以益氣通絡;言語不利,加遠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竅;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以溫經通陽;肢體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活絡;上肢偏廢者,加桂枝以通絡;下肢癱軟無力者,加川斷、桑寄生、杜仲、牛膝以強壯筋骨;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以溫腎固澀;血瘀重者,加莪術、水蛭、鬼箭羽、雞血藤等破血通絡之品。
    ·肝陽上亢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細弦數。
    治法:滋養肝腎,潛陽熄風。
    方藥:鎮肝熄風湯。
    方中懷牛膝補肝腎,并引血下行;龍骨、牡蠣、代赭石鎮肝潛陽;龜板、白芍、玄參、天冬滋養陰液,以制亢陽;茵陳、麥芽、川棟子清泄肝陽,條達肝氣;甘草、麥芽和胃調中。并可配以鉤藤、菊花熄風清熱。挾有痰熱者,加天竺黃、竹瀝、川貝母以清化痰熱;心煩失眠者,加黃芩、梔子以清心除煩,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鎮心安神;頭痛重者,加生石決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風。
    『中腑臟』
    ·痰熱內閉清竅(陽閉)
    癥狀:起病驟急,神昏或昏憒,半身不遂,鼻鼾痰鳴,肢體強痙拘急,項背身熱,躁擾不寧,甚則手足厥冷,頻繁抽搐,偶見嘔血,舌質紅絳,舌苔黃膩或干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醒神開竅。
    方藥:羚角鉤藤湯配合灌服或鼻飼安宮牛黃丸。
    羚羊角為清肝熄風主藥;桑葉疏風清熱;鉤藤、菊花平肝熄風;生地清熱涼血;白芍柔肝養血;川貝母、竹茹清熱化痰;茯神養心安神;甘草調和諸藥。安宮牛黃丸可辛涼透竅。
    若痰熱內盛,喉間有痰聲,可加服竹瀝水20-30d,或猴棗散0.3-0.6g以豁痰鎮痙。肝火旺盛,面紅目赤,脈弦有力者,可加龍膽草、梔子以清肝瀉火;腑實熱結,腹脹便秘,苔黃厚者,削口生大黃、枳實、芒硝以通腑導滯。
    ·痰濕蒙塞心神(陰閉)
    癥狀:素體陽虛,突發神昏,半身不遂,肢體松懈,癱軟不溫,甚則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質暗淡,舌苔白膩,脈沉滑或沉緩。
    治法:溫陽化痰,醒神開竅。
    方藥:滌痰湯配合灌服或鼻飼蘇合香丸。
    方中半夏、陳皮、茯苓健脾燥濕化痰;膽南星、竹茹清化痰熱;石菖蒲化痰開竅;人參扶助正氣。蘇合香丸芳香化濁,開竅醒神。寒象明顯,加桂枝溫陽化飲;兼有風象者,加天麻、鉤藤平肝熄風。
    ·元氣敗脫,神明散亂(脫證)
    癥狀:突然神昏或昏憒,肢體癱軟,手撤肢冷汗多,重則周身濕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質紫暗,苔白膩,脈沉緩、沉微。
    治法:益氣回陽固脫。
    方藥:參附湯。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腎壯陽,二藥合用以奏益氣回陽固脫之功。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黃芪、龍骨、牡蠣以斂汗固脫;兼有瘀象者,加丹參。
    此證即為辨證要點中所提之脫證。
    中風病屬內科急癥,其發病急,變化快,急性發作期尤其是中臟腑的閉證與脫證要以開閉、固脫為要,可配合以下治法,病情嚴重者應積極配合西醫救治。后遺癥期可配合下列外治法,以促進康復。
    1.陽閉可用清開靈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i靜滴,每日2次??膳浜瞎喾|S清心丸,每次1-2丸,每日3-4次。痰多化熱者用穿琥寧靜滴治療。缺血性中風病可辨證選用脈絡寧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丹參注射液治療。
    2.脫癥可用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滴注。
    3.治半身不遂外敷藥方:穿山.EP、大川烏頭、紅海蛤各lOOg,搗為末,每周用15-20g,另將蔥白搗汁和上藥成餅,直徑5em,外敷左右腳心,再令其坐于密室,兩腳置于熱水盆中,使其出汗,見下肢發麻停用。每周2次。
    4.治手足攣縮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煎水3桶,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中風 專家前三甲
王 芳 主任醫師
  專業經歷及研究方向介紹:1993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臨床系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在內分泌科工作10年,2004年調.....
所屬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
5.8
點評:14
醫術:6.0
態度:6.1
價格:5.3
郭蓉娟 主任醫師
  郭蓉娟,女,1964年生,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永炎名醫傳承工作站站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
所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0.0
點評:0
醫術:0.0
態度:0.0
價格:0.0
王曉光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天津市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從事于神經外科工作二十六年,擅長顱內各種腫.....
所屬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
0.0
點評:0
醫術:0.0
態度:0.0
價格:0.0
 
中風 常用藥品
疏風散熱,解表清熱。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生疼,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好評醫院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512-57310000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25-85637831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21-65415910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21-20256666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452-2123282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451-88029599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451-87093300
醫院等級:二級甲等
0439-3337120
鄂ICP備12017609號-5 鄂公網安備42010302000145號 搜中醫 搜中醫網 @2010-2020 www.dngm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熱線:027-83600006 傳真號碼:027-83669123轉615 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  
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