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 | 醫生 | 郎中 | 科室 | 疾病 | 癥狀 | 藥品 | 藥企 | 藥店 | 械企 | 快訊 | 百科 | 方劑 | 就醫 | 護理 | 臨床 | 論壇
養生 | 美容 | 塑身 | 運動 | 飲食 | 古法 | 針灸 | 推拿 | 拔罐 | 刮痧 | 專題 | 視頻 | 診斷 | 教育 | 展會 | 圖庫 | 微博
·生活中如何認識保健品的誤區  ·拔罐療法:火罐你了解多少呢  ·打造水嫩肌膚 讓女人更加柔美
·膳食國粹:中醫藥膳 傳世養生 ·防好夏季病 健康歡度盛夏     ·夏季6節氣養生之中醫寶典
  文章
  • 文章
  • 醫院
  • 醫生
  • 疾病
  • 癥狀
  • 養生
  • 飲食
  • 古法
  • 方劑
  • 專題
  • 視頻
  • 圖庫
 
現在的位置:首頁 > 疾病庫 > 胸痹心痛
● 胸痹心痛
疾病名稱:胸痹心痛
疾病別名: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死
所屬部位:胸部
發病人群:老人
癥狀體征:胸悶、心痛、短氣
疾病病因:1.年老體虛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年過半百,腎氣漸衰。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引起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血脈失于...
胸痹心痛 基本介紹

    分證論治
    ·寒疑心脈
    癥狀:卒然心痛如絞,或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氣短,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脈沉緊或促。多因氣候驟冷或感寒而發病或加重。
    治法:溫經散寒,活血通痹。
    方藥:當歸四逆湯。
    方以桂枝、細辛溫散寒邪,通陽止痛;當歸、芍藥養血活血;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通草通利血脈;大棗健脾益氣。全方共呈溫經散寒,活血通痹之效??杉庸鲜V、薤白,通陽開痹。疼痛較著者,可加延胡索、郁金活血理氣定痛。
    若疼痛劇烈,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痛無休止,伴有身寒肢冷,氣短喘息,脈沉緊或沉微者,為陰寒極盛,胸痹心痛重證,治以溫陽逐寒止痛,方用烏頭赤石脂丸。
    蘇合香丸或冠心蘇合香丸,芳香化濁,理氣溫通開竅,發作時含化可即速止痛。
    陽虛之人,虛寒內生,同氣相召而易感寒邪,而寒邪又可進一步耗傷陽氣,故寒凝心脈時臨床常伴陽虛之象,宜配合溫補陽氣之劑,以溫陽散寒,不可一味用辛散寒邪之法,以免耗傷陽氣。
    ·氣滯心胸
    癥狀:心胸滿悶不適,隱痛陣發,痛無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治法:疏調氣機,和血舒脈。
    方藥:柴胡疏肝散。
    本方由四逆散(枳實改枳殼)加香附、川芎、陳皮組成,四逆散能疏肝理氣,其中柴胡與枳殼相配可升降氣機,白芍與甘草同用可緩急舒脈止痛,加香附、陳皮以增強理氣解郁之功,香附又為氣中血藥,川芎為血中氣藥,故可活血且能調暢氣機。全方共奏疏調氣機,和血舒脈功效。
    若兼有脘脹、噯氣、納少等脾虛氣滯的表現,可用逍遙散疏肝行氣,理脾和血。若氣郁日久化熱,心煩易怒,口干,便秘,舌紅苔黃,脈數者,用丹梔逍遙散疏肝清熱。如胸悶心痛明顯,為氣滯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以增強活血行瘀、散結止痛之作用。
    氣滯心胸之胸痹心痛,可根據病情需要,選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厚樸、枳實等芳香理氣及破氣之晶,但不宜久用,以免耗散正氣。如氣滯兼見陰虛者可選用佛手、香椽等理氣而不傷陰之晶。
    ·痰濁閉阻
    癥狀:胸悶重而心痛輕,形體肥胖,痰多氣短,遇陰雨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口粘,惡心,咯吐痰涎,苔白膩或白滑,脈滑。
    治法:通陽泄濁,豁痰開結。
    方藥: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
    方以瓜蔞、薤白化痰通陽,行氣止痛;半夏理氣化痰。常加枳實、陳皮行氣滯,破痰結;加石菖蒲化濁開竅;加桂枝溫陽化氣通脈;加干姜、細辛溫陽化飲,散寒止痛。全方加味后共奏通陽化飲,泄濁化痰,散結止痛功效。
    若患者痰粘稠,色黃,大便于,苔黃膩,脈滑數,為痰濁郁而化熱之象,用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因痰阻氣機,可引起氣滯血瘀,另外,痰熱與瘀血往往互結為患,故要考慮到血脈滯澀的可能,常配伍郁金、川芎理氣活血,化瘀通脈。
    若痰濁閉塞心脈,卒然劇痛,可用蘇合香丸芳香溫通止痛;因于痰熱閉塞心脈者用猴棗散,清熱化痰,開竅鎮驚止痛。
    胸痹心痛,痰濁閉阻可酌情選用天竺黃、天南星、半夏、瓜蔞、竹茹、蒼術、桔梗、萊菔子、浙貝母等化痰散結之晶,但由于脾為生痰之源,臨床應適當配合健脾化濕之品。
    ·瘀血痹阻
    癥狀:心胸疼痛劇烈,如刺如絞,痛有定處,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脈澀或結、代、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湯。
    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組成。以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牛膝活血祛瘀而通血脈;柴胡、桔梗、枳殼、甘草調氣疏肝;當歸、生地補血調肝,活血而不耗血,理氣而不傷陰。
    寒(外感寒邪或陽虛生內寒)則收引、氣滯血瘀、氣虛血行滯澀等都可引起血瘀,故本型在臨床最常見,并在以血瘀為主癥的同時出現相應的兼癥。兼寒者,可加細辛、桂枝等溫通散寒之品;兼氣滯者,可加沉香、檀香辛香理氣止痛之品;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術等補中益氣之晶。若瘀血痹阻重證,表現胸痛劇烈,可加乳香、沒藥、郁金、延胡索、降香、丹參等加強活血理氣止痛的作用。
    活血化瘀法是胸痹心痛常用的治法,可選用三七、川芎、丹參、當歸、紅花、蘇木、赤芍、澤蘭、牛膝、桃仁、雞血藤、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丹皮、山楂等活血化瘀藥物,但必須在辨證的基礎上配伍使用,才能獲得良效。另外,使用活血化瘀法時要注意種類、劑量,并注意有無出血傾向或征象,一旦發現,立即停用,并予相應處理。
    ·心氣不足
    癥狀:心胸陣陣隱痛,胸悶氣短,動則益甚,心中動悸,倦怠乏力,神疲懶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質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緩或結代。
    治法:補養心氣,鼓動心脈。
    方藥:保元湯。
    方以人參、黃芪大補元氣,扶助心氣;甘草炙用,甘溫益氣,通經利脈,行血氣;肉桂辛熱補陽,溫通血脈;或以桂枝易肉桂,有通陽、行瘀之功;生姜溫中??杉拥⒒虍敋w,喬血沽血。
    若兼見心悸氣短,頭昏乏力,胸悶隱痛,口子咽干,心煩失眠,舌紅或有齒痕者,為氣陰兩虛,可用養心湯,養心寧神,方中當歸、生地、熟地、麥冬滋陰補血;人參、五味子、炙甘草補益心氣;酸棗仁、柏子仁、茯神養心安神。
    補心氣藥常用人參、黨參、黃芪、大棗、太子參等,如氣虛顯著可少佐肉桂,補少火而生氣。亦可加用麥冬、玉竹、黃精等益氣養陰之品。
    ·心陰虧損
    癥狀:心胸疼痛時作,或灼痛,或隱痛,心悸怔忡,五心煩熱,口燥咽干,潮熱盜汗,古紅少澤,苔薄或剝,脈細數或結代。
    治法:滋陰清熱,養心安神。
    方藥:天王補心丹。
    本方以生地、玄參、天冬、麥冬、丹參、當歸滋陰養血而瀉虛火;人參、茯苓、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遠志補心氣,養心神;朱砂重鎮安神;桔梗載藥上行,直達病所,為引。
    若陰不斂陽,虛火內擾心神,心煩不寐,舌尖紅少津者,可用酸棗仁湯清熱除煩安神;如不效者,再予黃連阿膠湯,滋陰清火,寧心安神。若陰虛導致陰陽氣血失和,心悸怔忡癥狀明顯,脈結代者,用炙甘草湯,方中重用生地,配以阿膠、麥冬、麻仁滋陰補血,以養心陰;人參、大棗補氣益胃,資脈之本源;桂枝、生姜以行心陽。諸藥同用,使陰血得充,陰陽調和,心脈通暢。
    若心腎陰虛,兼見頭暈,耳鳴,口干,煩熱,心悸不寧,腰膝酸軟,用左歸飲補益腎陰,或河車大造丸滋腎養陰清熱。若陰虛陽亢,風陽上擾,加珍珠母、磁石、石決明等重鎮潛陽之晶,或用羚羊鉤藤湯加減。如心腎真陰欲竭,當用大劑西洋參、鮮生地、石斛、麥冬、山萸肉等急救真陰,并佐用生牡蠣、烏梅肉、五味子、甘草等酸甘化陰且斂其陰。
    ·心陽不振
    癥狀:胸悶或心痛較著,氣短,心悸怔仲,自汗,動則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溫或腫脹,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沉細遲。
    治法:補益陽氣,溫振心陽。
    方藥:參附湯合桂枝甘草湯。
    方中個參、附子大補元氣,溫補真陽;桂枝、甘草溫陽化氣,振奮心陽,兩方共奏補益陽氣;個溫振心陽之功。若陽虛寒凝心脈,心痛較劇者,可酌加鹿角片、川椒、吳茱萸、蓽茇、高良姜、細辛、川烏、赤石脂。若陽虛寒凝而兼氣滯血瘀者,可選用薤白、沉香、降香、檀香、焦延胡索、乳香、沒藥等偏于溫性的理氣活血藥物。
    若心腎陽虛,可合腎氣丸治療,方以附子、桂枝(或肉桂)補水中之火,用六味地黃丸壯水之主,從陰引陽,合為溫補心腎而消陰翳。心腎陽虛兼見水飲凌心射肺,而出現水腫、喘促、心悸,用真武湯溫陽化氣行水,以附子補腎陽而祛寒邪,與芍藥合用,能人陰破結,斂陰和陽,茯苓、白術健脾利水,生姜溫散水氣。若心腎陽虛,虛陽欲脫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參湯,溫陽益氣,回陽救逆。若見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等亡陽證,應用參附龍牡湯,并加用大劑山萸肉,以溫陽益氣,回陽固脫。
    胸痹心痛屬內科急癥,其發病急、變化快,易惡化為真心痛,在急性發作期應以消除疼痛為首要任務,可選用或合并運用以下措施。病情嚴重者,應積極配合西醫救治。
    1.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每日3次,每次4~6粒含服,急性發作時每次10-15粒。功效活血理氣,增加冠脈流量,緩解心絞痛,治療冠心病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
    2.蘇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每服1~4丸,疼痛時用,功效芳香溫通,理氣止痛,治療胸痹心痛,寒凝氣滯證。
    3.蘇冰滴丸(蘇合香、冰片)含服,每次2-4粒,每日3次。功效芳香開竅,理氣止痛,治療胸痹心痛,真心痛屬寒凝氣滯證。
    4.冠心蘇合丸(蘇合香、冰片、朱砂、木香、檀香)每服1丸(3g)。功效芳香止痛,用于胸痹心痛氣滯寒凝者,亦可用于真心痛。
    5.寒證心痛氣霧劑(肉桂、香附等)溫經散寒,理氣止痛,用于心痛苔白者,每次舌下噴霧1~2次。-
    6.熱證心痛氣霧劑(丹皮、川芎等)涼血清熱,活血止痛,用于心痛苔黃者,每次舌下噴霧1~2次。
    7,麝香保心丸(麝香、蟾酥、人參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每次含服或吞服1-2粒。
    8.活心丸(人參、靈芝、麝香、熊膽等)養心活血,每次含服或吞服1~2丸。
    9.心絞痛寧膏(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芳香開竅。敷貼心前區。
    10.配合選用川芎嗪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靜脈滴注。

胸痹心痛 專家前三甲
王 芳 主任醫師
  專業經歷及研究方向介紹:1993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臨床系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在內分泌科工作10年,2004年調.....
所屬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
5.8
點評:14
醫術:6.0
態度:6.1
價格:5.3
童琦燕 主任醫師
  童琦燕,女,副主任醫師,擅長老年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
所屬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
0.0
點評:1
醫術:0.0
態度:0.0
價格:0.0
王亞莉 主任醫師
  王亞莉,女,副主任醫師,擅長咳喘、泌尿系感染、老年病。.....
所屬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
0.0
點評:0
醫術:0.0
態度:0.0
價格:0.0
 
胸痹心痛 常用藥品
疏風散熱,解表清熱。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生疼,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好評醫院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512-57310000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25-85637831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21-65415910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21-20256666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452-2123282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451-88029599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0451-87093300
醫院等級:二級甲等
0439-3337120
鄂ICP備12017609號-5 鄂公網安備42010302000145號 搜中醫 搜中醫網 @2010-2020 www.dngm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熱線:027-83600006 傳真號碼:027-83669123轉615 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  
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